长距离输油管道安装施工时,对焊接质量要求严格,焊缝检测是其中重要步骤。过去,该流程采取类似医院体检时拍CT照片的做法,通过X射线拍照、胶片透视成像,检测人员再依据冲洗后胶片判断焊接质量,不仅周期长、成本高、效率低,所形成的大量胶片也为工程管理带来难度。
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所、四川迪派锐科技研发的我国首套数字化管道焊缝检测系统,包括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射线源、探测器、旋转设备、图像复原软件等组成,拥有5项专利、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。工作中,其采用基于平板探测器的数字化成像技术,将X射线内源与外源两种检测方式集中为一体,不仅直接生成高清数字图像,还可加入GPS信息精确定位每一道焊口的坐标,有效避免漏检问题。
“胶片检测时代,检测周期长达8至24小时,一公里长的管道需要几卡车胶片;这种新型数字化设备,检测时间仅数十秒到5分钟,一台电脑就可储存全部检测数据,也为未来的安全生产检查创造了便利。”项目负责人、中物院应用电子所所长、迪派锐科技总经理许州研究员说,历时7年研发的该系统具有高效、环保、低成本、应用广泛等特点,可基本实现焊接与检测流程之间的“零周期”。适用范围包括油气、热力管道,钢铁、橡胶管道,陆地、海洋管道等多种类型。相较于目前公认较先进的超声波管道检测系统,其成像更加清晰、适用环境更广泛。
据悉,目前我国油气管道总里程已超过103万公里,该成果具有广泛市场应用空间。